深圳市福田区特殊教育基地民爱校区简介
1、民爱之歌.MP3
深圳市福田区特殊教育基地民爱校区由福田区教育局在深圳市民爱特殊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民爱)挂牌建立。
一、民爱的性质
由加拿大华侨出资兴办,是深圳市民政局主管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具有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认证的残疾儿童教育训练机构资格,是福田区教育局挂牌的深圳市福田区特殊教育基地。
二、民爱的宗旨
为特儿服务,为家庭解难,为政府分忧。
三、民爱的任务
1、托管养护服务
民爱按《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开展特儿托管养护服务。特儿家庭可根据需要将特儿送至民爱周托、日托或半日托。将来还要提供月托服务。
2、感觉统合训练
美国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于1969年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加以矫正。
感觉统合训练是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3、听觉统合训练
听觉统合训练是由法国盖•伯拉德医生于60年代后期在法国Annecy设计的一种治疗听觉训练程序。用于由听觉问题而引起的一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它是通过让受试者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
4、个别教育训练
个别教育训练即根据每个特儿本身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个别教育训练采取老师与特儿一对一(或二)的方式进行。
5、生活自理训练
训练特儿生活自理能力,如洗脸、漱口、穿衣、叠被、系鞋带、自行大小便等。
6、集体上大课
让特儿象正常儿童一样集体上课学知识、做游戏、社交实践、唱歌跳舞、画画写字等,让他们体验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动。
7、集体户外活动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体户外活动,让特儿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增进身心健康。
8、倡导“关爱文化”
民爱每一位员工都身体力行,通过为特儿服务、为家庭解难和接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工作,倡导“关爱文化”,努力使深圳这座创新型城市逐步形成关爱的传统,让每个人对别人的关爱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9、与特儿家长沟通
家庭和民爱是影响特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特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训练效果。
家院沟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言语沟通(含电话沟通、个别约谈、家长会、日常早晚接送时的交谈沟通等)和非言语沟通(含院长信箱、互连网论坛、特儿情况反馈表等)。
10、贯彻政府意图
民爱坚决贯彻政府的宏观管理意图,响应政府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办”和“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号召,承接为特儿提供集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于一体的社会服务职能,努力在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积极和有效作用。